
宜春市宜豐縣橋西鄉境內的耶溪河水域保潔員在打撈漂浮物,守護家鄉清水!『钨v來攝 。ㄖ薪浺曈X)

豐城市荷湖鄉玉華山風電場,風力發電機正在輸送清潔能源。近年來,豐城市大力發展風電、光伏發電、水電、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,助推能源向綠色低碳轉變! ≌寂彖磾z。ㄖ薪浺曈X)

位于宜春市上高縣的江西雄雄科技有限公司,員工忙著生產。上高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建成48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,吸納30多家企業“拎包入駐”。陳旗海攝(中經視覺)

宜春市靖安縣官莊鎮羅灣水庫,漁民在展示捕撈到的鳙魚。生態漁業已成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。周 亮攝(中經視覺)

宜春市奉新縣江西金源紡織有限公司,員工在5G制造生產線上忙作業。該公司打造5G智能制造紡紗車間,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。鄧建剛攝(中經視覺)

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產業園宜春市馳同達科技有限公司,員工在加工高端智能設備的精密零配件。袁州產業園以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醫藥、智能裝備制造、電子信息為四大主導產業,園區內各家企業趕訂單忙生產,滿足市場需求。熊思煒攝(中經視覺)

位于宜春市銅鼓縣帶溪鄉境內的S221省級公路修通后,當地農村電商駛入發展快車道,實現“網貨”和“土貨”購銷的雙向流通。陳小鴻攝(中經視覺)
江西宜春市是贛西經濟重鎮、生態大市。近年來,該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全力構建綠色經濟發展體系,走出具有宜春特色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。
綠色家底越植越厚。宜春市現有28個國家級、省級森林公園、自然保護區和旅游景區,擁有“國家森林城市”“國家園林城市”“國家衛生城市”等生態名片。生態環境質量連創有規范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,空氣質量連續兩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;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、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、重點斷面劣Ⅴ類水體消除率連續四年保持100%,穩居全省第一。
綠色潛力不斷釋放。立足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,宜春全域創建富硒綠色有機農產品大市,2021年全市富硒產業綜合產值達423.8億元,全市“兩品一標”認證總數811個,綠色有機農產品數居全省第一;2021年全市規上健康制造業企業營收達678.9億元,同比增長25%!耙划a利用生態、二產服從生態、三產保護生態”的發展模式在全國推廣。
綠色發展體系加快構建。鋰電新能源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,集聚了寧德時代、比亞迪、國軒高科、贛鋒鋰業等頭部企業,已形成貫通“鋰礦—鋰鹽—鋰材料—鋰電池—鋰應用—鋰回收”全產業鏈發展模式,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。宜春正著力建設碳酸鋰、正極材料、負極材料、鋰電池、鋰電應用五大基地,打造全國知名的鋰產品交易中心,加快構建“全鏈條、全綠色、全球樣板”發展格局。 (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)
(責任編輯:符仲明)